媒体山农

11月15日,大众日报在重要版面刊发题为《山农大齐鲁学堂:培育成才沃土》文章,详细介绍太阳官网集中优质教学科研资源,打造拔尖型人才成长平台的典型经验。文章说,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双一流”建设对精、尖农林人才的迫切需求,tyc1286太阳成集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齐鲁学堂,通过“3+2+3”的本硕博一体化模式,让学生实现了“领先一小步,跨越一大步”的华丽转身。

全文如下:

集中优质资源创新培养模式

山农大齐鲁学堂:培育成才沃土

http://respub.xrdz.dzng.com/pad/paper/p/201811/15/94f4f448-8065-452d-977f-7948c6ac966d.jpg.1

记者 王桂利 通讯员 刘慧)一年一度的考研临近,众多考研学子在为择校、选专业、备考忙碌着,而与他们同年级的tyc1286太阳成集团齐鲁学堂的学生们早已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研究生学习,并在导师实验室进行了课题研究,有的还发表了学术论文。“除了上课外,我几乎每天都去实验室,在导师和学长们的指导下做试验,参与课题组的学术交流,这让我的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研一学生吴亚男在齐鲁学堂收获颇多。

tyc1286太阳成集团齐鲁学堂成立于2015年,实行“3+2+3”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每批学生大约40名左右,选拔自大一下学期开始。谈及成立齐鲁学堂的初衷,tyc1286太阳成集团校长、齐鲁学堂院长张宪省说:“这是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拔尖型农林人才,同时解决地方院校高端人才匮乏的问题,集中优质资源打造精、尖农林类人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优中选优,把好入门关

齐鲁学堂学生从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工程、植物保护、森林保护、动植物检疫等17个专业众多学生中选出,选拔由学生自愿申请、学院考核推荐、专家面试、学校审批等程序组成。

齐鲁学堂研二学生房乐对面试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评委大约有十多个,提问的内容涉及学业水平、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及科研兴趣等多个方面,主要考察我们的科研潜质和素养。真的很紧张,好在之前有所准备。”房乐说,当时分给学院的名额是3个,包括她在内的17名植保学院学生参加了齐鲁学堂的面试,最后经过筛选,只有她和另外两名同学通过了面试。

然而通过面试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了,学堂实行动态选拔淘汰机制,对进入学堂学习一年的学生实行中期考核。在充分征询导师、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中期考核报告、课程学习成绩、科研素质、意志品质等表现,结合学生意愿,淘汰部分学生。这些学生退回到原专业继续学习,而空出的名额由齐鲁学堂之外的同年级学生补录。

手把手带,用好优质资源

tyc1286太阳成集团每年拿出专门经费用于齐鲁学堂的运行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资源也向齐鲁学堂学生全面开放,为学生做实验、创新实践等提供场所和有关设备。学校还为学堂学生安排专门的教室,实行小班授课,并加大双语教学比例。

齐鲁学堂的学生还可以跨学院、跨年级、跨专业选择专业课和实践课课程。研二学生高恒彬对这个做法很满意:“根据兴趣和科研需要选择课程,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节省了我们很多时间。”

tyc1286太阳成集团为齐鲁学堂的每一名学生配备一名指导老师,规定导师年龄不超过52周岁,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原则上为学校的泰山学者,二级教授,“1512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等。

学生在导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比普通学生受到更多的科研训练。“实验室每周末都有组会,导师听取我们的实验进展汇报,并就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导师还教我们如何规范地撰写科研论文。在实验室里,我们很快了解了作为科研工作者所要从事的日常工作以及应该具备的科研素养。”房乐感慨地说。

泰山学者李向东教授担任了齐鲁学堂的学生导师,他经常指导学生们选课、查阅文献,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专门培养计划,“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理解水平上有差距,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培养计划更有利于他们成长”。

同样担任导师的资环学院教授杨越超认为,要了解学生想法,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让他们在科研上变被动为主动,还要教给学生追寻科研规律,掌握科研程序,并且允许他们在科研过程中失败,一次不行,两次,三次……要让他们懂得坚持和吃苦耐劳。

齐鲁学堂为学生提供多种海外学习交流机会,使学生有机会走进国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2016年,学校依托齐鲁学堂,申请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优本项目”,在选拔时优先资助符合条件的学堂学生赴国外高校学习,并为他们解决学习交流期间的国外生活费及往返国际旅费。齐鲁学堂研一学生杨慧和李响去年申请到这个项目的资助,赴佛罗里达大学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交流学习。

齐鲁学堂还邀请了许多专家学者,如芬兰科学院院士加林·瓦尔科宁教授、苏格兰结构蛋白组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焕庭、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高玉林研究员等作报告,报告内容涉及科研创新、试验操作、论文的选题和写作等多方面,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领先一小步,跨越一大步

在齐鲁学堂学习的学生,原则上3年完成本科阶段课程,5年完成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培养。与普通学生相比,齐鲁学堂的学生不单单缩短了学时,而且在大二时就可以进入实验室,早早地参与导师的项目研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齐鲁学堂研一学生李培勇从最初的学习动物实验方案的设计、生产性能的统计、如何配饲料等基本实验方法,到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受益颇多。“对科研的认识从浅薄到深入,提高了动手能力,个人的科研素养得到了系统培养,在这个过程中也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他说。

宋奇娉觉得自己进入齐鲁学堂后改变很大:“在这之前我连英文文章都不会查找,现在无论是扩基因、提质粒,还是酶活测定、酵母单双杂等分子生理实验,我都能很快上手。”她幽默地说,“从事科研的人,有颗玻璃心可不行,像我已然练就了一副刀枪不入的金刚之身。因为常做科研的都知道,很多试验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怕失败、怕挫折、急功近利在科研中要不得。”目前,她正在进行《马铃薯CBF基因提高马铃薯抗冻性机制研究以及LTO1光保护相关机制研究》的课题研究。

齐鲁学堂的学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科研训练,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也认识到科研的道路并非平坦,想在科研上做出成绩,必须要克服重重困难,奋力前行。正如高恒彬所说:“任何一项研究成果的取得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事科研,要能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对我来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


tyc1286太阳成集团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tyc1286太阳成集团(中国)股份有限公司